找到相关内容801篇,用时3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的生死观

    才是正生死呢?学佛者首先应该如实了知佛教所讲“缘起无我”的绝对真理,而生死之实相就在这一真理之中,所谓“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者”[16]。既然生死也是缘起性,无有实在的我法之...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35]   四宏誓愿就体现在上成无上佛道、下度无边众生的自觉觉他两方面。“上成无上佛道”则表现在遣相、心无所住的“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36]上,由此便与...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480110.html
  • 天台宗学派纲要1

    心苦读,终能成为一代大乘学者。龙树的成就,在于正式建立起大乘教义体系,在各个理论领域中突出了大乘佛法的解说典范,使大乘佛法出现了自己的明确面貌。其中对于天台宗教理行证最有影响的则首在其般若的提出了,因为慧文即由此悟入大乘真义的禅观。   的提出,是在佛陀“大品般若经”中,若依后世天台宗的五时教判说来看,般若经的提出,是为破除学佛者的执著心,不论是对四圣谛的执著,或是对自我的执著,佛法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0581857.html
  • “人间佛教”禅观修学要义

    又皆统合汇归于佛陀护生本教的一大乘理想──“成佛之道”。   总结三者来说,其步骤就是“先学观身”,使修行者既能上溯根本佛教禅法的淳朴踏实,又能承继“广一切法”的大乘禅法,然后藉此得以矫正中后期...姑且留惑润生。这不是印顺导师别创一格的说法,而是本诸初期大乘之教证与菩萨精神之理证。   如《小品般若经》云:“若菩萨具足观,本已生心,但而不证:我当学,今是学时,非是证时。不深摄心,系于缘...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81283155.html
  • 正果法师事略

    ,给佛学院学僧每人买一件。”   一九八五年约在夏秋,北京通教寺恢复,师主持了开光法会。   九月七日下午,中国佛学院举行茶话会,热烈庆祝新中国第一教师节。全体师生近百人出席了茶话会。师与观空法...世事,年迈的情况,讲苦无常的道理。”   第二、“对生活较困难的信徒,正果使用了小恩小惠,如有时送点钱,赠予点衣物,拉拢感情。”   第三、“对学生,正果给东西吃,并选择适合他们的讲授材料,如《...

    圆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450983496.html
  • 唐思鹏老师的开示

    成就法身,成就涅槃,成就解脱的圣果,一切贤圣从何而生,是什么成我们的母亲,生我们的法身慧命。答:就是清净的无漏智慧。而这种智慧要靠发菩提心,要靠止恶修善,遣相,不起增益执,不起损减执,实相智慧,...智慧成就福德;由方便智慧长住世间。但是,我们不要被烦恼所迷,生死所迷,不被三界所迷,还要生大智慧。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安住上舍,三轮体,度而不度,说而不说。远离执著。如是而,方能生智。此智,名之曰:...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391584218.html
  • 论禅与诗

    ,证得我。大乘佛教讲“六度”即“六波罗蜜”,即六种由生死此岸达到涅盘彼岸的菩萨行,禅定是其中的一项。修菩萨行者通过禅定,一方面对治各种妄念,一方面获得各种神通,从而分别阴、界,导以正,“一观诸法...般若的实践。所以慧能的禅法仍常常借教明宗,甚至马祖说法也常引经文为典据。但马祖及其弟子们发挥“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的观念,提出“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说,道不要修,平常心即是佛心。所以不必断烦恼...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2784356.html
  • 世界各国大乘佛法用功概论(2)

    现在又有一派主张“悟道是悟理”。古人说:“理虽顿悟,事要渐修”。悟道见性,乃实实在在的事,并非明白道理而已。   释迦佛未有这样说,两六朝高僧僧朗法师,用“、假、中”解释佛性。假中是脑筋,见闻知觉心意识作用,不是佛性,打破无明窠臼,见佛性之后,得意生身,的不的,真的假的,中的边的,嬉笑言谈,山川草木石头瓦块,通通是佛性。假若的时候是佛性,不的时候不是佛性,佛性不是有轮回吗?   ...

    月溪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495988761.html
  • 月溪法师讲禅宗修法(3)

    ,不住心,不澄心,不远看,不近看,无十方,不降伏,无怖畏,无分别,不沉,不住寂,一切妄相不生,是大乘禅定”,又云:“不在坐里,若以坐为是,舍利弗宴坐林间,不应被维摩诘诃,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自知,碗忽堕地,猛然有省,恍如梦觉,复请益舟,乃蒙印可”,我们看云谷禅师悟道因缘,可以拿来做我们参禅用功的榜样。   僧问子湖神禅师:“如何是一心三”,师云:“我当不见有一心,你唤什么作三。” ...

    月溪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392389258.html
  •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续七)

    分别智,即从现象的总体上一切皆,唯有涅盘为实的智慧。这是罗什介绍的整个般若认识过程的一个初级阶段,讲彻底的小乘派别也可以达到这个阶段。另外,请参第二章「次重问法身并答」注⑩。   ⑤释迦佛出家...爱多的,由无作解脱门可以入於涅盘,所谓无作解脱,就是观诸法无常、苦。见多的,由解脱门能入涅盘,所谓解脱门,就是悟得空、无我。那些无常、苦的,容易悟解;至於、无我的,所修习的内容会越来越深奥。...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093152.html
  • 龙光竺道生“慧解”考论

    向道生问道求学,一时声誉鹊起,道场兴隆。   道生跟随罗什游学多年,所以对龙树和僧伽提婆所弘传的中义旨要能够深达玄奥,因此体会到语言文字只是诠表真理的工具,不可执着和拘泥。他曾慨叹道: “夫象...总之,竺道生的“慧解”创新其实是对佛经中的某些文句作了超前于一些尚未翻译出来的经典的突破性解说,而几乎遍阅大小乘诸种经典的鸠摩罗什的“重慧轻禅”则是企图在坚持中学说的基础上创造出系统的佛教新论。这是...

    尚永琪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0895054.html